市贸促会党组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,针对巡视指出的“部分群团改革任务推进不力、效果不明显”问题,对照《重庆市贸促会深化改革方案》,制定措施,建立台账,推动落地落实。
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改革自觉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,牢牢把握群团改革的正确方向,紧紧围绕“强三性”(政治性、先进性、群众性),直面突出问题,敢于攻坚克难,对照深化改革方案,厘清改革“欠账”,剖析问题症结,研究破解路径,确保整改实效。
二是加强贸促活动品牌策划,增强国际影响力。更加注重经贸活动质量和效益,加强品牌培育,建立成效评估跟踪机制。指导举办的“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”,展出面积超8万平方米,比上届增加35%,参展企业500多家,比上届增加30%,采购商、专业观众及参观体验者17万余人,成为2020年度全球摩托车行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。秉承“政府营造环境、企业市场化运作”的理念,牵头举办“2020中国西部(重庆)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”,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有力推动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。
三是改进贸易投资促进方式,提升贸促工作实效。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外经贸复杂环境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贸促”工作新模式,与欧亚、拉美、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经贸机构合作,举办线上洽谈会、推介会等7场次,境内外1200余家企业参与,帮助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。建立经贸信息平台,发布营商环境信息46篇、招商引资项目126个、新经贸政策11条,收集发布境外项目信息474条、对外投资合作国别(地区)指南17条。
四是创新法律服务机制,提升服务能力。推动原产地证线上申领并加入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,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。与市高法院联合修订印发关于诉调对接机制的《意见》,与两江新区(自贸试验区)法院、渝中区法院签署关于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合作《备忘录》,成功调解商事纠纷案65件。FTA宣传服务促进企业利用率快速提升,出具68份“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”,涉及合同金额21.8亿元。
五是推动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建设,拓展经贸合作渠道。拓展境外合作渠道,境外合作机构增至77家,承接“中国—巴西商务理事会联络办公室”“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联络办公室”工作,在巴西设立首个境外代表处。与四川省贸促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发布《共担使命 协同发展》倡议书,建立沟通合作机制,从区域、产业、市场、资源等方面推动成渝两地开放合作走深走实。
六是推进重庆国际商会改革,全面提升服务能力。完善国际商会治理结构,建立“四位一体”工作格局,延伸服务手段,提升服务能力,激发发展活力。国际商会会员企业增至184家,国际商会理事会、外向型企业家座谈会形成机制,成为沟通政企、代言工商的重要渠道。设立“重庆国际商业机构发展中心”并在保税港区正式运营,成为境外贸促机构、商协会落地重庆的孵化器。